谢文静 发表于 2016-9-4 23:29:30

广西山水支教之行

    在八月里的一天,我参加了格林卫的广西之行。我就读于美国的罗切斯特大学,大一升大二,这也是我第一次来到桂林。    我们团队加上领队一共有八个人,大家都来自中国和世界的各地,所以在和大家交谈的时候,都能够了解到彼此的文化背景。比如说,来自奥地利的女生会和我们聊起维也纳的城市风情,我们也常会和来自法国的女生聊她对中国的各种印象。所以这次为期一周的旅行,我在他们身上也学到了不少。

cid:A52E9569-08C4-4B80-83B2-13A2C4CDE690@wireless.rochester.edu                   cid:2E428E08-607D-4F2B-A676-DDA92541B097@wireless.rochester.edu


   一开始的两天,我们都在阳朔附近游玩。第一天我们在中午入住了阳朔的一家青年旅舍。我们在旅舍门口借了几辆双人和单人的自行车,沿着阳朔的十里画廊慢慢骑行着。十里画廊之所以得其名,是因为一路上的山水风景就像一幅画一样。骑着单车,沐浴着微风,一边欣赏沿路的风景,这个下午简直美极了。
cid:F9E3E5A7-24EE-4D77-9978-BC3080821FD5@wireless.rochester.edu                   cid:CAA89FAB-67BE-47AB-AEAC-31E572917858@wireless.rochester.educid:EBABA79E-96D4-4AA9-B319-C52E28656B20@wireless.rochester.edu

        那一天晚上,我们分成两个小组,在阳朔繁华的西街上采访在中国旅行的外国人。第二天,我们要将采访的内容做成ppt,在所有组员面前演讲。我们决定采访的主题将是外国人对中国的各种印象。我们获得的内容褒贬不一,甚至互相矛盾。比如说,又一个从英国来的家庭觉得中国城市过于拥挤,人口问题比比皆是,环境残也遭污染。但别的几个受采访者都觉得中国的发达高出于他们的想象,中国人也十分友好,他们对中国之行十分满意。为什么同样从欧洲来中国旅游的几个家庭会看见这样两个不同的中国呢?我觉得这样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接下来的一天,我们一行人就驱车前往了凤岩村,开始了我们的支教之行。到了凤岩村,我们还遇见了比我们更早一些来的一些志愿者,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就是和他们一同度过的。在凤岩村的这几天里,我们一同爬山望远,划了竹筏,去了文武庙当然还好好地参观了这个古老的村庄。



cid:0932DA96-4398-41C6-824E-BC53D1BDE024@wireless.rochester.edu            cid:CC9EAADE-6685-42B8-86BD-6CE177DC1180@wireless.rochester.edu

这些旅行的回忆都会让我铭记,但最难忘的,肯定还是和队友们合作支教的回忆了。每个晚上,我们都要在灯下备课。六个人负责一个班级,我们这个小团队,除了我们三个中国学生,还有两个荷兰学生和一个法国学生。我们总是充满热情地想象着第二天一早该给那些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课程,发挥着想象力创造着一个个能让孩子们提起兴趣来的游戏。那些天,我们往往把两个多小时的上课时间分成三段,每一段都有一个不同的主题。可是第二天一早,真正进入课堂的时候,前一晚看似完美的计划有时又不得不被打破重来。我们课堂里十岁出头的孩子们年龄不一,所以每个人英语水平也不一样,于是我们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内容。有的时候一个游戏会让孩子们过于激动,我们也不得不调整课程内容来控制住课堂上的气氛。我们也在这几天的支教过程中成长着,慢慢变得更有经验。也为孩子们带来了一些很有趣,也充满意义的课程。比如说,我们有一个让外国老师介绍他们文化的环节,孩子们甚至学会了怎么用法语和荷兰语问好。我们开设了一个扮演的小游戏,让孩子们同时学会一些单词和句子。在折纸课上,孩子们把它们新学到的关于友爱的英语单词写在他们折的花上,送给别人。我们几个年轻的老师各自发挥着自己的才能,合作着,相互激励着,我们在孩子们身上,和在彼此身上都学到了很多。

cid:F4E21C11-4A92-4486-9BE4-C10FE1BE3625@wireless.rochester.educid:4B2DFB48-87FC-4C57-9BB3-C068CCF8F9DA@wireless.rochester.edu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山水支教之行